创建时间 | 办学性质 | 所属地区 | 隶属于 | 学科层次 | 院校类型 | 博士点 | 硕士点 |
---|---|---|---|---|---|---|---|
1953 | 公立 | 南京 | 工信部 | 本科 | 理工 | 49 | 116 |
江苏11选5技巧 稳赚 www.a6jy.cn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为王泽山院士颁奖。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8-06-05
1255
2018-04-04
1467
2018-03-26
2115
2018-01-22
1451
2018-01-19
1105
2017-06-09
2515
2017-04-15
1585
2017-03-22
1939
2017-01-22
1243
2016-05-07
1817
男女比例
推荐院校
换一批院系设置
南京理工大学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等14个专业学院,在66个本科专业招生;学?;菇ㄓ醒芯可?、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
学院设置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南京理工大学教育实验学院 |
专业设置
院系 |
专业 |
---|---|
化工学院 |
化工与制药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安全工程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材料化学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应用化学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制药工程专业) |
自动化学院 |
自动化专业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专业 日语专业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类(材料物理专业) 材料类(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武器发射工程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
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专业) 计算机类(网络工程专业) |
经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 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 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会计学(会计学专业) 经济学类(金融学专业) 经济学类(经济学专业) 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
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
工业设计专业 广播电视学专业 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设计学类(环境设计专业) 设计学类(产品设计专业) 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 |
机械工程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机械类(车辆工程专业)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机械类(工业工程专业) 机械类(机械工程专业) 兵器类(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 兵器类(装甲车辆工程专业) 兵器类(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 |
理学院 |
工程力学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应用物理学专业 应用统计学专业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 |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 生物工程专业 |
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3200余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6人,外国院士3人,“千人计划”专家14人,“万人计划”专家8人(其中杰出人才1人),“长江学者”1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其中召集人1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双创计划”、“江苏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300余人。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8个,江苏省创新团队20个。学校具有教授任职资格整体审定权,相继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工作日 09:00-17:30)